生醫新知
再生醫學新知

尖端醫(4186)營收動能來自細胞儲存、CDMO服務等,其中攜手合作的醫療院所,沙鹿光田綜合醫院以「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成功讓原已癱瘓的患者逐步改善,肢體力量明顯進步。 看好台灣預防醫學的尖端醫,獨家代理美國Natera第二代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檢查,能檢測出更為精準的胎兒染色體,常見非整倍體或常見微小片段缺失,將有助於推波業績的成長。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依衛福部公告之特管法,在基因檢測項目,引進第二代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檢查,在美國市佔率第一,全球已超過300萬位以上孕婦選用。 美國Natera實驗室技術,可分辨胎兒(胎盤)與孕婦的游離DNA,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在226公報中,提到唯一可透過SNP-Base NIPT技術,檢測雙胞胎同卵、異卵資訊的實驗室;美國醫學遺傳暨基因體學會(ACMG)在2023年公告,唯一建議,可使用SNP-Base NIPT技術,檢測胎兒在迪喬治症候群風險。 董事長蘇文龍表示,細胞治療需求,隨著全台醫療機構的合作,帶動間質幹細胞較去年同期成長;從幹細胞到外泌體,再生醫學研究掀熱潮,尖端醫運用靈芝外泌體與多醣體為基底,打造美妝品牌「詩特甯奇姬」修護系列產品,提供每位客戶在不同生命階段,擁有更多元的服務。 他指出,規劃中外泌體的發展,包括外泌體開發、設計代工、保健食品、醫療器材等不同產業不同通路的組合商機。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EgVEba

尖端醫(4186)投入外泌體研發商機,加上細胞治療取得重大進展,以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獲准收案條件放寬等,增添業績推升力道,10月營收0.36億元,年增43.42%,前十月業績年成長14.54%。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公司創立以來,以細胞應用為主軸,在細胞儲存、間質幹細胞治療等領域,擁有再生醫學研發實力的公司;接下來,看好外泌體的發展潛力,引進合作夥伴與延攬專業人才,將推出外泌體的美妝保養品,還有生醫保健的行列。
尖端醫耕耘再生醫療,從新生兒、成人細胞保存,加上細胞治療、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朝細胞多角化集團經營模式。
蘇文龍指出,關於外泌體研發,尖端醫已送審國際化妝品原料(INCI NAME:EXOBOOST),待取得相關認證,將布局國際保養品市場;國內市場布局也運用靈芝外泌體與多醣體為基底,打造美妝品牌「詩特甯奇姬」修護系列產品,用以服務尖端醫客戶。

拿著助行器,緩緩一步步往前走,他是衛福部核准,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第一例個案簡先生,個案在ASIA脊髓損傷程度為A級(下肢全癱及肛門無感覺)等標準,短短6個月,將「感覺」找回來了,也能以助行器或輔具站起。 見證這分感動故事的有花蓮縣長徐榛蔚、衛生局長朱家祥、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尖端醫(4186)董事長蘇文龍、國際醫療與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李啟誠、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神經外科主任蔡昇宗等人。 依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統計,台灣脊髓損傷人數平均年齡約在27歲,使用輪椅的病友達92%,過去在臨床,受傷超過半年的病友,單靠復健得到的進展非常有限,這也是花蓮慈濟醫院攜手尖端醫積極發展再生醫學,通過衛福部特管法以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原因。

尖端醫(4186)宣布開啟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脊髓損傷新里程;攜手光田綜合醫院推動幹細胞治脊髓損傷,11日以「超人再起~間質幹胞治療脊髓損傷」為主題,進行案例分享。 尖端醫為全國首家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在幹細胞儲存銀行中,核准項目、核准件數及合作醫院都領先同業。光田醫院去年獲衛福部特管法計畫核准後,向產、官、學界展示細胞治療案例。 光田綜合醫院院長陳子勇表示,以往脊髓損傷患者多需終身倚靠輪椅行動,過去在臨床上,受傷超過半年的脊髓損傷病友,單靠復健得到的進展是非常有限,這也是光田醫院積極發展再生醫學,並與尖端醫的合作,通過衛福部特管法以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原因。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指出,再生醫療應用範圍十分廣泛,脊髓損傷只是其中的一環,「間質幹細胞有修復受傷組織的特性,目前除脊髓損傷外,也被用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免疫系統疾病等等,可說是一項劃時代的醫療技術。 陳子勇解說,患者從完全無知覺到漸漸有感,是透過骨髓中含有間質幹細胞有免疫調節與細胞分化的能力,同時誘導神經細胞再生,有機會使斷裂的神經傳導恢復,就治療方式,是由病患體內抽取骨髓後,至尖端醫細胞製備場進行分離萃取及培養,再以精準定位注射的方式,打回患者體內,讓癱瘓者原本的脊髓慢慢再生長。 以上新聞,分享於 工商時報 ,內容及版權歸該媒體所有。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左二)、和迅生命科學創始人温慶玄(右一)、總經理温政翰(右二)出席簽約儀式。圖/尖端醫提供 疫情翻轉生醫熱度,加上再生醫療三法,帶動細胞治療進入新紀元,尖端醫(4186)營運報喜,4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55.88%,主要來自和迅生命科學技轉簽約金收入認列。 擁有免疫細胞治療與幹細胞治療兩大核心技術平台的尖端醫,在衛福部通過施行特管辦法後,雖在疫情影響下,仍帶動其他營收成長,旗下蛋白質藥物TAT-HoxB4完成階段開發後,技轉和迅生命科學進行臨床階段驗證。 根據雙方依約,已收到和迅生命科學支付第一階段簽約金150萬美元,於4月認列營收,若新藥開發進度順利,完成第2~4階段將可收取權利金2,400萬美元;若和迅生命科學在第2~4階段開發期間,讓渡或授權第三人時,尖端醫可收取不同比率分潤權利金,若新藥查驗登記審核上市後,尖端醫可依產品銷售稅後淨利分潤3%之十年權利金。 搶下「台灣第一件」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案的尖端醫,是全台第一家通過衛福部細胞製備場所查核的「幹細胞」儲存公司。 此外,尖端醫與台中慈濟醫院、光田綜合醫院合作之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案,已獲衛福部核准,將為尖端醫添營運新動能。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談到特管辦法,在幹細胞儲存銀行中,核准項目、核准件數及合作醫院都領先同業,更獲衛福部核准通過8案,尖端醫在細胞培養技術與管控能力是有目共睹。 受惠於政府特管辦法的政策,尖端醫提供多元細胞治療,包括自體免疫細胞(CIK)治療「實體癌第1~4期、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脊髓損傷等,已開始合作的醫院有花蓮慈濟醫院、新光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光田綜合醫院、台中慈濟醫院,其餘仍待衛福部核准。

光田綜合醫院與尖端醫(4186)共同啟動細胞治療列車,(左三)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左二)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右三)尖端醫(4186)董事長蘇文龍等醫療團隊共同出席。光田醫院/提供 脊髓損傷病患透過細胞治療,有機會擺脫輪椅。光田綜合醫院與尖端醫(4186)攜手合作,獲衛福部核准「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1月19日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與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啟動細胞列車,以尖端醫細胞培養技術,加上光田綜合醫院在幹細胞治療的領先研究,共同為脊髓損傷打造精準療程。 光田綜合醫院成為全國第三家通過可將細胞治療用於脊髓損傷的醫院。陳子勇院長表示,以往脊髓損傷患者多需終身倚靠輪椅行動,如今隨著再生醫學的進步,間質幹細胞具有多功能的分化與修復能力,此類病患在接受細胞治療後,有機會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