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 幫助脊髓損傷患者重生

花蓮慈濟院長林欣榮(左二)、主治醫生邱琮朗(右二)為患者回輸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與尖端醫合作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是全國第一個取得衛生福利部核可用在臨床上神經損傷的療法,並於今年8月收治脊髓損傷病友。花蓮慈濟醫院長林欣榮表示,骨髓中含有間質幹細胞有免疫調節與細胞分化的能力,同時誘導神經細胞再生,有機會使斷裂的神經傳導恢復,讓脊椎損傷患者恢復功能。

國內第一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在花蓮慈濟醫院手術。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上月初剛完成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手術,受術者是1名5年前因車禍導致胸椎第5、6節脊髓損傷,胸部以下癱瘓,沒有知覺,也不會痛、需自行導尿,而且當時的顱內出血還導致他不會有飢餓感覺,也短暫失去味覺與嗅覺。經過努力2年復健已能開車出門,他期待接受細胞治療後可以恢復得更好。
患者從網路上得知治療計畫,遠從南投翻山越嶺來到花蓮求醫,經過詳細檢查與評估,符合收案標準,包含脊髓損傷診斷後6個月或超過6個月,且神經學檢查顯示至少持續1個月無進展的穩定結果、神經損傷水平爲第七頸椎至第二腰椎之間、ASIA神經學分級爲A級(下肢全癱及肛門無感覺)等。
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表示,過去在臨床上,受傷超過半年的脊髓損傷病友,單靠復健得到的進展是非常有限;現在可透過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方式,由血液腫瘤科醫師先從病人體內抽取骨髓,交由尖端醫細胞製備場進行分離萃取及培養,四週後,再由神經外科醫師回輸移植到脊髓損傷的病灶處即完成。

脊髓損傷患者過去只能靠復健增強運動功能。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邱琮朗說,在回輸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前,需先手術將病人受傷部位的纖維化及疤痕化組織清除乾淨後,再打開硬脊膜;再針對受損部位上、中、下六個點分別回輸移植間質幹細胞,除了能幫助修復周邊神經組織外,也能吸引生長因子促進神經再生,這樣的術式是希望將脊髓損傷部位的神經串聯起來,讓神經細胞有機會修復後,逐漸恢復傳導功能。
邱琮朗表示,臨床上運用骨髓幹細胞是目前最成熟的療法,有些病人下半身能恢復到有知覺,或是膀胱功能復原到能感受到想上廁所等的感覺,這些進步對病人日常生活上都是非常大的改善。未來發展的方向會著重於運動功能的恢復,希望建立病人部分的感覺及運動功能、膀胱功能甚至是排便功能,再來就是搭配中西醫復健、脊髓刺激術或肌肉鬆弛劑等多種不同的治療方式,來提升幹細胞的功能。(突發中心王文傑/花蓮報導)
以上新聞,分享於蘋果日報,內容及版權歸該媒體所有。






